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539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南极罗斯海地区沉积物中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并检测了菌株胞外酶活性,为开发利用南极资源奠定基础。采用Zobell2216E培养基、土豆培养基(PDA)及稀释平板划线法分离并获得纯培养的细菌和真菌,分别通过16SrDNA、18S/ITS序列鉴定分析了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从南极罗斯海沉积物样品中获得78株细菌和54株真菌,细菌、真菌的优势菌株分别为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枝孢属(Cladosporium);78株细菌菌株中有2株与模式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小于97%,可能是潜在的细菌新物种。细菌API20NE生理生化和真菌产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获得的细菌和真菌大多数可检测到胞外水解酶活性。本研究丰富了南极可培养微生物资源,为南极罗斯海地区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以及南极微生物资源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的270个土壤剖面资料,结合1∶50万数字化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气象监测数据等资料,利用地统计学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11±2.19%,变异系数为70.72%,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海拔、土地利用、气候和坡度6个环境因子对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的综合解释能力为47.9%。其中,土壤类型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能独立解释其变异的36.0%,海拔和成土母质分别能独立解释28.5%和15.8%。气温对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影响比降水量更加显著,从而造成了广西土壤有机质整体呈南低北高的趋势。同时,土壤有机质对气温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降雨量的制约。此外,研究区农业耕作管理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We use the following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collapse stage of a Type II supernova of 15 M. Our electron capture rate includes the effects of the inverse reaction and the neutron-proton mass difference. This decreases the electron density at the collapse stage and led to rather large values of the maximum inward velocity and of the corresponding mass (Umax = 3.06 × 109cm/s, Mmax=0.76 M). These larger values are more favourable for the propagation of shock after the rebounce and the triggering-off of a Type-II supernova explosion. For neutrino transport, we use a leakage model and an equilibrium diffusion model, respectively, for the thin and thick stages and a grey atmosphere model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neutrino precipitation on the collapse. We found this effect to be small, the energy precipitation to be not more than 10?5 the neutrino energy loss and the momentum precipitation not more than 10?6 the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相似文献   
4.
以N_(263)浸渍在DA_(201)大孔吸附树脂上制得了N_(263)浸渍树脂,测定了静态时树脂Pb(Ⅱ)的吸附容量。通过柱层析法,试验了酸度,流速和干扰离子等因素对N_(263)浸渍树脂吸附和洗脱Pb的影响。建立了N_(263)浸渍树脂分离─富集后衔接原子吸收和比色法测定Pb(Ⅱ)的方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Pb(Ⅱ),测试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不同软基处理方法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处理效果的定量对比,发现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差异很大,多数工程中仅用一种方法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而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则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赤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赤潮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渔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地动态监测赤潮灾害提供了可能,通过卫星图片的校正、合成、分析、解释、判断分析,可以迅速连续地掌握赤潮的发生状况,对于研究防控和治理赤潮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赤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1 .Introduction Since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a movingloadisits mobility,the interaction betweenthe ve-hicle and bridge is very complicated,which can be classified as a coupled vibration problem.There-fore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dyna…  相似文献   
8.
地下连续墙治理地下水污染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介绍一种治理已被严重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即修建一道底部深入到不透水岩层的地下墙,把污染物封闭在由底部不透水岩层和周围地下防渗墙组成的“地下盆”中,降低周围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然后再治理封闭圈内的污染物,以达到彻底根治地下水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C1相干算法是计算每道的横测线和相邻纵测线的互相关,依据相干值来判断地层和岩性的横向不均匀性。根据互相关原理,提出了相干体算法中二维和三维C1算法的内容及其具体实现。通过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证明C1相干技术在三维地震资料的断层解释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MODIS数据在乌鲁木齐地区植被景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EOS/MODIS卫星时次高覆盖面广的特征,选取从4.10月的MODIS晴空资料,对整个乌鲁木齐地区植被景观进行动态监测,利用植被指数最大合成法制作了每月植被指数专题图。为了能够结合物候更好地分析乌鲁木齐地区植被随季节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期植被生长状况,我们还制作了植被景观专题图及其变化评价图。评价图的优势在于能直观地反映植被变化的趋势,并能将变化的程度数字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图叠加DEM做相应的分析。为乌鲁木齐地区植被变化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